各学院团委: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认真贯彻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关于印发〈全省高校校级“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指导性标准〉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着力为党培养和输送青年政治骨干,校团委决定举办2025年“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培养对象
(一)大学生骨干:主要包括各级学生组织干部、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理论学习骨干及在学术科技、文化体育、志愿服务等方面成绩突出的优秀学生。
(二)共青团干部:主要指学校各级共青团组织的专职干部。
(三)青年知识分子:主要指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领域从事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应用、教学推广等工作的青年高级知识分子。
分配名额详见附件1(共计100名)。
二、培养目标
(一)培养具有责任意识、精英意识、公仆意识、内强业务素质、外树良好形象的学生骨干。
(二)培养具有忠诚的政治品格、浓厚的家国情怀、扎实的理论功底,突出的能力素质、忠恕任事、人品服众的青年政治骨干。
三、遴选程序
学院推荐、校团委审查、考察公示。
四、培养周期
2025年3月至2025年12月。
五、培养内容
(一)理论学习
定期集中开展理论培训,邀请有关党政领导和经验丰富、有一定造诣的专家学者授课;组织开展课外阅读,完成指定书目(参考书目附后)精读、深读,引导培养对象学理论、强信仰、铸忠诚。理论培训分为“七个专题”,每个专题不少于16个课时,总计不少于112个课时。
1.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与经典原著导读。重点研读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经典著作,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2.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重点学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代表性著作。
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点研学《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二、三、四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问答》以及习近平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
4.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既当改革促新派、又当改革实干家,发扬钉钉子精神,齐心协力抓好《决定》贯彻落实,抓好党的创新理论武装,提高全党马克思主义水平和现代化建设能力,把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力量。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重点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发展及精髓,研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中华民族发展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6.形势政策教育。重点结合时政热点问题,开展理想信念、意识形态教育,辨析各种社会思潮,澄清模糊认识;学习新时代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重要政策等,增进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与认同。
7.国情省情教育。重点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了解我国国情、湖北省情以及党的最新重大方针政策,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深入学习了解学校发展历史和发展状况。
(二)实践锻炼
1.开展坚定理想信念系列活动。通过组织培养对象赴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参观见学、寻访历史见证人、集中观看爱国影片等方式,开展体验式、互动式教学;邀请专家学者、党政干部、先进典型等与培养对象面对面交流,帮助培养对象树立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理想信念。培养周期内,至少组织1次参观见学、1次寻访活动、4次集中观影活动、2次面对面交流活动。
2.开展“格桑花”周末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培养对象利用周末、节假日等时间,通过在服务校园、深入社区、农村基层参加扶危济困、支教支医、文艺演出、政策宣传等公益活动,了解群众呼声,感受群众生活,切实为群众服务,密切培养对象与基层和群众的联系,培养对党、对人民的朴素感情,树立与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成长道路的意识。每名培养对象每学期至少参加5次志愿服务活动。
3.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培养对象组队参与“三下乡”“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了解基层、认识国情,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意志品质、培养优良作风;增加社会阅历,培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综合素质。每名培养对象至少参加1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且时间不少7天。
六、评价机制
为每一位培养对象建立个人档案,详细记录个人培养期间表现,采取过程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办法,对培养对象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一)过程性评价
客观记录培养对象培养期间有无定期报告个人思想状况或理论学习体会,有无参与各级党团组织开展的理论宣讲团等党的理论宣传、宣讲活动。客观记录培养对象集中培训期间是否有迟到、早退、无故缺席等方面情况,课下作业完成情况及成绩。客观记录培养对象培养期间参与志愿服务、社会实践和担任学生干部、到地方实践锻炼等时长及活动组织者(或上级领导)对其的评价情况等。
(二)总结性评价
培养结束前,通过个别谈话、问卷测试、论文(调研报告)答辩等方式,综合评价培养对象信仰信念、理论素养、价值取向、意志品质等方面情况。
学员完成培训期间各项任务,通过考核后将授予结业证书,表现优异者颁发优秀学员证书。未能通过结业考核者,将进行集中谈话辅导,并自动转入下一期继续学习,直至通过结业考核。学校将根据《共青团推优入党工作实施办法(试行)》(中青发〔2019〕9号)文件精神, “青马工程”学员为入党积极分子的, 培养期间参加的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等课程记入入党积极分子的考察材料中。
七、相关要求
各学院要高度重视,统筹做好校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学员的推荐和本级青马工程培训班的组织与实施工作。
推荐的学员报名表和汇总表电子档(见附件2、3)于3月13日前以学院为单位发送至指定邮箱,纸质档报南区慧园106团委办公室;院级“青马工程”培训班通知文件于3月底前报送至校团委指定邮箱。
联系人:张昕亮 亢雪山
联系电话:0710—3590732 13986780462
邮箱:1841604235@qq.com
附件:1.湖北文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名额分配表
2.湖北文理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员报名表
3.“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学员名单汇总表
4.理论学习参考书目
共青团湖北文理学院委员会
2025年3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