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后勤集团 教工通讯员 赵基红)4月1日,华中科技大学龚守相先生应邀来我校访问并做客“后勤改革与发展论坛”作了高校后勤发展方向及战略规划专题报告。报告由学校副校长魏跃春主持,我校后勤集团全体员工共100多人、襄阳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分管后勤校领导及后勤集团领导班子成员闻讯赶到共同聆听了此次报告。
龚守相先生系华中科技大学原校长助理兼后勤集团总经理,他从事高校后勤管理工作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是高校后勤管理界泰斗,中国高校伙食专业委员会理事长,中国高校几轮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政策方案主要制定者。龚守相先生报告首先分析了高校后勤工作的十大特性,即无形性、易逝性、同步性、差异性、时间性、公益性、双重规律性、多样性、敏感性和安全性。接着根据当前高校后勤的发展现状和国际国内形势,论述了高校后勤的十大发展趋势,即“十化”,一是规模化。有规模才有效益,不仅是数量的增加,更要注重质量的提升,如饮食方面实现集中采购、集中加工、集中配送。二是专业化。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要求打造一流的团队,通过一流的团队达到一流的水平。三是信息化。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优化资源配置,实现精细化管理,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四是标准化。化繁为简,标准化产品、管理、流程、配置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五是精细化。注重细节服务管理,把细节做到极致。如财务核算方面由和食堂核算向班组转变,按月核算向按天核算转变,综合核算向单品核算转变。六是连锁化。相同的理念、标准、流程加以复制,快速扩张,才能做大做强。七是品牌化。在管理服务中打造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八是现代化。如餐饮工业化,引进先进设备,节省人力,实现工业化生产。九是企业化。要摒弃行政思维模式,按现代企业管理的方式管理企业,集团才有出路,才能走得更远。十是社会化。高校后勤发展的最终结果,就是社会化,学校出钱买服务。
魏跃春副校长最后讲话,他感谢龚守相先生给集团职工和襄阳市兄弟院校同仁作了一场理论水平很高、实践操作性很强的精彩报告。他对后勤下一步深化改革提出三点要求:一是要充分转变观念。只有观念转变,改革才能顺利推进。二是按企业化运作。改革遵循教育规律的同时要遵从市场规律,才能实现科学发展。三是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水平和管理水平,积极推进后勤改革科学社会化。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