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社记者 黎委 见习记者 马长平 邵梅 闫田田)11月15日,第二届宋玉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宋玉学会大会在致远楼一楼报告厅召开。中国屈原学会荣誉会长毛庆,北京语言大学教授、中国屈原学会会长兼秘书长方铭,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李炳海,香港大学教授詹杭伦,《光明日报》国学版主编梁枢,湖北文理学院校长李儒寿,湖北文理学院宋玉研究中心主任刘刚以及各高校专家教授等参加了此次会议。 校长李儒寿代表学校致词。他对第二届宋玉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宋玉学会大会在我校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对大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李儒寿说,襄阳是一座文化底蕴深厚的古城,襄阳作为历史文化名城、三国文化之源、汉水文化核心区,有着丰富的人文底蕴,留下了众多名人雅士的足迹和传诵至今的篇章,我们在此办大学,需要更加注重地方特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同时,李儒寿对各位专家和学者为我校宋玉研究所做出的贡献和支持表示感谢。 李儒寿强调,办大学,就是办文化,我校是以隆中精神办学育人。隆中精神是学校在长期办学育人实践中不断总结凝练、逐步积淀而成的学校精神,是湖北文理学院人理想情操的鲜明写照和校园文化精髓与灵魂。要大力弘扬隆中精神,用以指导办学实践。要发掘丰富隆中精神时代内涵,发挥其在学校建设发展中的导向、熏陶和激励作用。要引导广大师生不仅要深入践行“淡泊”“宁静”的精神要求,潜心学问;更要在“明志”“致远”上积极作为,在隆中谋天下,在创大工作中建功立业。 方铭在会上也作出了讲话。方铭说,宋玉在继承离骚的同时对楚辞文化作出了独特贡献,开展宋玉研讨会,有助于对被误读的中国传统文人做出正确的解读。宋玉的经历对于我们了解战国文人的精神以及战国官僚机构的发展有着特殊贡献。同时,也对于贯彻落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发挥传统文化积极作用有着深远的意义。他指出,宋玉作为文人代表有着历代文人的本色特征,对于建设中国社会核心价值体系有着借鉴意义。 程本兴介绍了我校宋玉研究中心的研究情况。主要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要收获,收获有稳定形成了新机构,适时举办了高峰会,不断给出了新成果等;第二部分为筹备情况。程本兴总结了四个“三结合”的特点:老中青三结合,外国、港台地区、我国大陆三结合,文学、美术、历史学的专家教授三结合,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及民间人士重要期刊三结合。 开幕式结束以后,来自各个高校的宋玉研究专家和学者开始各抒己见,相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