蛰伏隆中 何以英才辈出
来源:校团委    上传时间:2014-10-17

 近年来,湖北文理学院注重打造特色校园文化,加强大学精神培育与传承,以文化育人,频频受到全国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评价,先进典型不断涌现:受到习近平总书记亲切接见的孝老敬亲的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程威,受到新闻联播聚焦的格桑花援藏支教团队,被省委宣传部授予“荆楚学雷锋示范团队”周末义教团队……是什么原因让一所地处鄂西北一隅的二本院校获得频频关注,时值湖北文理学院第一次党代会召开之际,《湖北日报》记者走进湖北文理学院,深入教室、实验室、宿舍进行了采访和探究,10月16日,《湖北日报》在文化征程专栏刊发题为《垫伏隆中 英才辈出》的文章,再次肯定我校“文化育人”的办学经验。

 一个地处鄂西北边陲的普通二本高校,近年来先进典型层出不穷。
    其中,带着母亲上大学的程威,跻身全国道德模范候选人,受到中央主要领导接见;由在校学生组建的“格桑花”团队,远赴西藏支教,引来全国瞩目;数百学子组建的助学团队,连续4年周末自发赴枣阳义教,引起团中央重视并肯定;此外,该校学子近5年有500多人次获省级以上表彰,学科竞赛获350多项省级以上奖励……
    是什么精神和动力,支撑着这所在全省并不拔尖的高校英才辈出?近日,记者前往调查采访。
                         毗邻隆中,挖掘弘扬“诸葛求学文化”
    去年,中科院院士杨叔子做客湖北文理学院时,曾深有感触地说:“20年故地重游,你们巧妙地将地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之中,建设得如此富有特色和成效,令人欣慰!”
    湖北文理学院党委书记马小洁表示:杨叔子院士所说的地域文化,就是诸葛亮耕读于隆中,进而演绎出的求学文化。
    东汉末年,北方战乱,全国性的学术中心转移到了襄阳。史载,诸葛亮14岁时随叔父来到襄阳,17岁时到城外20里的隆中耕读,27岁时辅佐刘备出山。在襄阳及隆中的14年,正是诸葛亮求学、立志、规划人生的关键时期。在顶尖学者教诲和浓厚学术氛围的熏陶下,终成千古名相。
    马小洁介绍,诸葛亮对于学习有着独到的见解。他的《诫子书》、《诫外甥书》等文章,是流传千古的求学名篇。时至今日,仍有论述精辟的指导意义和鼓舞人心的激励力量。
    2008年,湖北文理学院经过反复提炼,总结出了诸葛亮求学文化的核心内涵:淡泊明志、宁静致远、躬耕苦读、鞠躬尽瘁。“到诸葛亮读书的地方上大学”、“和诸葛亮做校友去”、“卧隆中、谋天下”……一声声激动人心的呼唤,每年都吸引了全国各地的英才汇聚隆中深造,并指引他们慕贤追今,奋发成才。
                             潜移默化,以文化人不留痕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每年开学典礼上,校长李儒寿教授带领上千名新生集体诵读《诫子书》,成为隆中山下的一道靓丽风景。“新生进校,伴随军训的还有校园文化必修课。先是拜谒诸葛故居,再是认识诸葛文化,三是学习诸葛精神。”2011级物理学的黄强介绍,学校规定每个新生进校,必须背诵2篇以上诸葛亮的文章。
    漫步菁菁校园,时时可见“诸葛文化”的烙印。湖北文理学院与遐迩海外的古隆中景区,仅一路之隔,其建筑摆脱了许多高校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取而代之的,是汉代三国的建筑风格。
    从大门进入校园,左右分列六幢两排教学楼,恰似汉代的御道。巍然屹立的图书馆,按仿汉式文化藏书楼设计,主色调为黛青,大气恢弘,令人景仰;卧龙广场上,师生创作的“卧龙出山”雕塑就在最前方,刻画了刘备在求得诸葛亮之后意气风发的场面。
    此外,学校还以凤雏、卧龙、淡泊、宁静、致远等三国文化名词,来给校园的道路、宿舍、湖泊命名;诸葛亮的《隆中对》《诫子书》《出师表》等名篇,铭刻于休憩、聚会等场所;甚至每一个院落、每一座塑像,都有出自三国的典故。学子在随意之间,就能体会到厚重文化的感染力。
    平常,以诸葛为主轴的校园文化活动,更让学子沁润心田。定期举办的隆中讲坛,遍邀海内外专家授业讲课;开设孔明学院和诸葛亮班,实行个性化人才培养;每年一届的“隆中科技文化节”,学放孔明灯是必备内容;连年举办的隆中诸葛读书工程,吸引了无数学子遨游书海,陶冶情操。
                             慕贤追今,身边榜样励英才
    “诸葛亮说过:夫志当存高远;我们虽不能与古人相比,但也应为国家和社会尽份微薄之力。”15日,西藏支教半年返襄的2010级戴昊奇同学,在座谈会上这样告诫学弟学妹。
    “这些身边的榜样,让我们感到可亲,可学。”2012级学生马俊傲激动地说,一定要努力向先进看齐。
    校园内,电线杆上悬挂着隆中英才学生的简介;走过学生宿舍区的文化墙,百余名学习标兵、考研学子的大幅头像及简介,一字排开,震撼人心,励人上进。
    以身边典型为对照,湖北文理学院掀起一轮轮“学先进、赶先进”、“修身明德、奉献社会”的践行热潮。此外,该校还实施助理班主任制,选派高年级的优秀学生到低年级言传身教,促使优秀品质薪火相承。
    厚重的历史文化与身边的先进榜样,砥砺莘莘学子纷纷成才。从创作两部动漫上央视的毕业生徐小莹到考取美国硕博连读的江婷婷;从“无人飞机航模制造者”付建树到“与词坛泰斗阎肃合创歌曲获全国银奖”的杨君霞;从登上央视蛇年春晚到牵头举办中国襄阳大学生电影节;从每年获国家、省级表彰逾百项到毕业生就业率达93%。“新一代的卧龙”纷纷出山,无不烙印着特色校园文化的印迹。
  

    相关链接:湖北日报:蛰伏隆中 英才辈出

    http://ctdsbxy.cnhubei.com/html/hbrb/20141016/hbrb2454060.html

 

共青团湖北文理学院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编: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