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4年年会在襄阳隆重召开
来源:校团委    上传时间:2014-10-16

(宣传部教工通讯员 潘阿文 大通社记者 黎委柳 德攀)10月15日,湖北省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2014年年会在襄阳市南湖宾馆隆重召开。湖北省120多所高校、180多人参加会议。年会主题是“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努力促进师德师风建设”。年会由湖北文理学院承办。

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杜海鹰,学校党委书记马小洁,党委副书记王化凯以及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三峡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武汉工程大学、长江大学38所高校的校领导,各高校宣传部部长,工会主席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的专家、学者出席会议。

马小洁代表学校致辞。马小洁对莅临此次年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此次研究会的顺利召开表示热烈祝贺,并向与会的各位领导和嘉宾致介绍了学校的发展情况。

马小洁说,湖北文理学院1958年建校,如今拥有50多年的发展历史,在这50多年的发展历史中,学校经历了几次重大历史变化:1998年学校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过程中由专科院校升格为本科院校;2008年全校师生凝心静气,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并获优秀成绩;目前正在抢抓新的历史机遇,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实力,凸显办学特色,向着建设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而奋斗。

马小洁强调,学校抢抓历史机遇,高举创建综合性大学的旗帜,凝聚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学校才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从而实现三个转变:第一转变是由单纯教学型向教学科研并重转变。科研与教学,科研是源,教学是流,这是高校办学的基本法则。第二个转变是由本科教育向以本科教育为主,积极发展研究生教育的转变。第三个转变是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转变。以学习者为中心,学习者既包括学生,也包括教师,师生共同提高,教学相长。

马小洁说,学校的这些发展成果也与我校的三项改革有密切关系,学校的人事制度改革、后勤改革、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使我校办学效益不断提高。学校抢抓三次历史机遇、实现三大转变、实施三项改革使我校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目前我校的省级平台基本搭建完毕,研究生培养进入全程培养阶段,横向科研经费由起初的100多万上升到5000多万。

马小洁强调,学校之所以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是因为我们高举创建综合性大学的旗帜,以深厚的校园文化为基础,团结带领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朝着同一个梦想前进。学校第一次党代会召开在即,我们应奋力发展,在3-5年完成创建综合性大学的战略布局,用15年的时间,将湖北文理学院建成地方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的综合性大学。

杜海鹰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召开此次研究会的三个背景:一是四中全会即将召开。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各项制度逐步完善,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法制建设即将走向一个新的里程碑;二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群众路线总结大会中用了80多个“从严治党”,强调了“群众路线,从严治党”的重要性;三是全国思政学科成立30周年。

杜海鹰强调,高校必须把握好发展形势。当前的国际国内形势,既有机遇也有挑战。但总的趋势是中国在崛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用30年改变了中国,甚至改变了世界,如今,中国的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但斗争还很长,国家的竞争就是制度的竞争,制度的竞争并不是只有资本主义搞得好,意识形态的斗争仍在继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得到了越来越多国家的认可,中国的政治地位在不断提高,在国际和区域事务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杜海鹰说,我们当前的任务就是在从严治党的基础上从严治教。教育的战略地位有待提高,办好教育才能占领未来世界的制高点。在国家未来的发展中,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基础和财富积累,最重要的是人才储备。目前教育竞争愈演愈烈,优质教育资源严重不足,必须通过教育资源的结构调整使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湖北省高校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会长何祥林在研究会上做出了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为主题的报告。主题报告从一年来研究会工作的简要回顾、新形势下高校师德师风建设面临的困境与挑战、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大力推进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具体措施三个方面,展开了深入论述。

武汉大学党委副书记骆郁廷做了专题报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纺织大学、湖北文理学院、武汉生物工程学院、湖北职业技术学院五所高校宣传部部长作为大会交流经验发言。

会议期间,多数与会代表前来学校参观,对学校发展成就与校园美丽风景给予高度肯定与赞赏。

共青团湖北文理学院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编:441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