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语:“教育贵于熏习,风气赖于浸染”。教风建设和学风建设是教学建设的重要内容,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今年是我校教风学风建设年,是我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年,学校专门下发了《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实施意见》的文件,力求在全校形成“学生以成才为志,教师以授课为业,学校以育人为本”的良好氛围。各院系(部)加强教风、学风建设的工作已全面启动。如今,读书之风、治学之风吹遍菁菁校园。即日起,本网推出教风学风建设年活动系列人物报道。
严谨教风,趣味教学——记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教师陈志权
(大通社记者 黎委 许顺顺)2014年是我校“创大攻坚、教风学风”建设年,日前,我校召开了教风学风建设动员大会,开始紧抓教风学风建设。对此,大通社记者走进各二级学院的老师和学生,了解学校教风学风建设情况。此次的采访对象为湖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系主任,同时也是艺术设计老师陈志权。
互动课堂,你问我答
据了解,陈志权老师在教学方法方面独具特色,在教育方面成绩突出,获得许多老师的肯定和学生的喜爱。在他自己看来,在教学管理中,老师应以主人翁的心态面对学生,要尽职尽责的为老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对学生起到引领作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探索更多的方法,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
在教学方法上,陈老师主张开放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上通过与同学的互动让同学们掌握知识。互动式的教学方法始终贯穿课堂的始终,同学们在课堂上也积极活跃,踊跃参与到互动中,使整个课堂都萦绕着轻松的氛围。虽然他的课堂看似很轻松,但又不缺乏严谨。他说:“在与学生的互动中,我注重两个方面,轻松和严谨,在享受轻松的学习范围的同时也要注重课堂上所探讨的问题的严谨性。”
互敬互爱,换位思考
在处理与学生的关系时,陈老师认为师生间应互敬互爱,换位思考。他说:“我也是从学生过来的,了解学生的感受,理解他们的需求,这让我能够更好的处理与学生间的关系。我们课堂上是师生关系,课外则是朋友。”他表示,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他与学生是哥们式的交流,而且在交流中没有代沟。
他经常教导学生应注重三个自我:“我是谁?我要干什么?我能干什么?”首先,学生应对自己的主立场有一个明确的定位,明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其次,学生进大学后要有一个明确的规划,我要干什么,学知识?学道理?还是学成才?最后,学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积累,增长自己的能力,最终将明白自己将来的整个职业目标,明白自己能干什么。
理论指导,实践践行
在处理理论与实践方面,陈老师认为理论与实践是相辅相成的,理论是指导,实践是践行。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学到更多书本上所学不到的知识,在这个过程中,陈老师最注重的是务实。他说:“我们不能闭门造车,要不断学习知识来弥补自己的空缺,而这些知识都是通过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学到的。”他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学生通过理论和实践来学习知识就像一朵花要同时吸收水分和阳光一样,只有这样,花才能健康成长,学生才能成人成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