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北文理学院优秀导师风采
来源:    上传时间:2024-09-10

   编者按:为加强我校研究生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根据《湖北文理学院教职工荣誉体系设置办法(试行)》规定,经学校研究决定,授予政法学院罗学莉、刘英为,文学与传媒学院陈波、毕翔,机械工程学院刘海生、金利英、熊伟7名研究生导师“湖北文理学院优秀导师”荣誉称号。

   罗学莉,硕士,政法学院教授、高级社会工作师、二级心理咨询师、硕士研究生导师、襄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名誉会长、襄阳市“汉江智库”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襄阳市致远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督导与理事。主要从事儿童青少年社会工作、基层治理、社会工作督导与评估方面的研究工作。近三年来,她坚守初心发挥优势,推动湖北社会工作高质量发展,主持部级项目1个、横向科研项目9个,曾获湖北省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个人、湖北文理学院“师德标兵”“立德树人好导师”等荣誉称号。她担任2024年度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与中国社会工作学会“儿童社会工作督导培养计划”项目督导导师,近年来承接或参与督导与评估项目8个,为湖北社工开展培训、督导与评估服务,受益人数1万多人次,为30多家社会组织提供专业支持,指导提炼典型案例50个,深化“五社联动”机制,推动湖北省乡镇(街道)社工站规范化建设,促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

刘英为,博士,政法学院教授、MSW中心硕士生导师,担任中国市场学学会理事,湖北省伦理学学会常务理事。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作为主要参与人参与完成国家社科、国家自科基金3项,主持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1项,主持完成湖北省教育厅教学改革项目、湖北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项目及教育科学规划项目各1项。在人民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1部,在《管理世界》《宏观经济研究》《营销科学学报》等权威期刊公开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

陈波,博士,文学与传媒学院教授,语言与信息分析中心主任。她近年在研究生导师年度工作考核中三次评为优秀等次,主要承担《中文信息处理》《语言信息技术》等研究生课程,主持并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博士后一等资助基金项目、博士后特别资助基金项目各1项,省教育厅社科基金、校级教研项目、校级科研项目、校级研究生课程建设项目和培育项目等近20项纵向课题,主持横向项目经费近百万元。培养研究生12人,其中2名研究生的硕士学位论文获校级优秀论文;指导学生作品获省级奖项10余次,指导学生发表省级学术论文15篇,指导学生外出参加学术会议并做报告4人次。

毕翔,博士,文学与传媒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副教授。他主要承担《新媒体概论》《新媒体产品设计与项目管理》《数字媒体技术》等本科生课程和《新媒体研究》《新闻传播学研究方法》等研究生课程教学;指导学生连续3年获评省级、校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指导的学生作品获国家级和省级奖项40余次;主持5项课程建设与教研教改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主持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市厅级科研项目5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发表高质量论文20余篇;调研报告被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共襄阳市委宣传部、中共襄阳市委统战部、襄阳市科技局等部门采纳;曾获湖北省委统战部调研报告一等奖、襄阳市优秀社科成果奖二等奖。

刘海生,机械与工程学院教授,享受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和襄阳市政府专项津贴专家,主要从事智能焊接与机器视觉方面的研究。主持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主要参与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发表论文30余篇,完成各类科研项目30多项;主要承担《机械设计》《机械原理》《机械制造技术》《机械工程前沿技术》等本科和研究生课程教学,出版教材2部;指导学生获得省部级及以上学科竞赛奖项20余项,省级优秀学士学位论文4篇;获得学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一等奖、“教学标兵”“三全育人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主持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样板支部培育创建项目1项,多次获得襄阳市“优秀共产党员”、校级“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金利英,博士,机械与工程学院讲师,湖北省航空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智能控制及算法、信号处理及故障诊断方面的研究工作。她聚焦专业前沿技术发展趋势,结合企业或控制类难题,开展了航空领域类项目多源信息融合等技术研究,主持省级重点研发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1项、企业横向项目2项,发表论文10余篇(SCI2篇,其余均为EI),授权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2项、软件著作权2项;她注重学生培养,以授课、例会等形式进行理论知识学习,并将研究生分配到项目中,聚焦实战,以练促战,加深理论知识的理解,提升用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学生获得省级以上学科竞赛8项。




共青团湖北文理学院委员会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3-2015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湖北省襄阳市隆中路296号 邮编:441053